馬公魚市場發現抱卵母蟹遭剪尾節 明顯逃避新法上路
民眾在馬公魚市場發現,滿地抱卵母蟹尾節棄置在地。(民眾提供)〔記者劉禹慶/澎湖報導〕前公廣集團董事長鄭同僚,日前向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参與平台提案搶救抱卵母蟹,農委會今年7月6日公告,8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,全台禁止捕抓、販售抱卵母蟹。但卻有民眾在馬公魚市場看見抱卵母蟹尾節遭剪棄置滿地。

2022/10/06 10:51
〔記者劉禹慶/澎湖報導〕前公廣集團董事長鄭同僚,日前向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参與平台提案搶救抱卵母蟹,農委會今年7月6日公告,8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,全台禁止捕抓、販售抱卵母蟹。但卻有民眾在馬公魚市場看見抱卵母蟹尾節遭剪棄置滿地。
鄭同僚表示,新的規定如果能夠貫徹,根據水產試驗所估計,可以保護6成懷孕母蟹有機會平安生下下一代子蟹,對台灣附近海域生態保育有重要意義。鄭並進一步解釋什麼是抱卵母蟹,就是懷孕後把受精卵抱在身體下腹的螃蟹。懷孕的母蟹為了提供營養給諸多胎蟹,本身肉質消瘦難吃。
原本漁業署規定抱卵母蟹〈俗稱開花母蟹〉禁捕,自每年8月16日至11月15日,禁止漁船捕撈將受精卵抱於體外腹側之母蟹。違反規定依漁業法第65條第6款規定,處3萬元以上、15萬元以下罰鍰。由於螃蟹一年可產卵多次,故全年皆可捕撈到開花母蟹,因為主要繁殖期高峰約為每年8至12月,此次規定涵蓋繁殖期高峰。
雖然新法上路,但近來有民眾前往馬公魚市場,卻發現滿地遭人棄置的抱卵母蟹的尾節,上面滿滿的黃色蛋卵,讓人質疑不肖漁民逃避新法,刻意剪去抱卵母蟹尾節上市販售。
針對此一違法行為,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,將加強查緝與宣導,一般魚販都已知道新法規定,但漁民在下貨時刻意剪去卵莢尾節,才會出現民眾看到的滿地抱卵尾節慘狀。